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天气变冷之后,我们似乎真的打不起精神来:早上起床困难,上班或上学也总是感到筋疲力尽,还经常想吃碳水化合物和甜品……再加上冬季短暂的白天和阴沉的天气,心情也没有像以往那样活跃了。
疫情期间,很多人经历过居家隔离,很多人独处的时间也大大增加,不少人憋坏了。有人开玩笑地说,感觉自己都不会“说话”了,似乎也有人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社交的能力和欲望变弱了。但也有人是享受独处的……独处对人来说意味着什么?长时间的独处会影响到人的社交能力吗?
近日,有报道说一名高二学生,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症状——嗜睡,即使周末休息,睡到日上三竿,但还是觉得困倦。后来在某医院睡眠门诊就诊,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发现她存在抑郁情绪。这个诊断家人很诧异。原来,孩子在人前会表现得积极乐观,家人跟朋友难以发现她的内在情绪问题。不知何时起,整天只想睡觉,不愿意与人交流,不愿出门,没有动力做任何事情,也难以静心完成学业。还会经常莫名其妙地哭泣,觉得自己比别人差,称自己活着没有什么意义,曾多次用手掐自己脖子及撞头等伤害自己。
今年7月,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特大暴雨导致上千公顷农作物受灾,数十万间房屋倒塌,上千万人生活被影响。现在,洪水已经退去,但洪灾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却没有消退。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心理问题不能忽视。
灾害所导致的创伤是亟需被理解和治愈的,不仅仅因为它会带来个人的痛苦,创伤引发的无意识行为还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使得创伤在家庭、社会、历史中循环重复。
这也是“登门槛效应”的一种应用,这个效应指的是一个人如果先答应了一个小的请求,就有可能会答应接下来一个更大的请求。因此当自己想实现一个大目标的时候,可以将这个目标拆分成多个小目标,并且将每一个小目标设定为比较容易完成的程度,这样带来的短频快的正面激励更容易让我们坚持到底。
性格是一个人对外界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由于性格是人格的一部分,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所以带有道德和价值评判的意味。心理学中往往用人格这个术语来代表我们平常所说的概念,这也是我们只听说过“人格理论”却没有听过“性格理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