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脖子海怪”的秘密解开了。本月初,古生物学家在《当代生物学》发表文章,指出100多年前就被人们找到的化石标本,其实是长颈龙属的两个不同种。
心脏病的危害早已为人所熟知,但对其表现出的症状,很少有人能弄明白,以至于有的人已出现心脏病症状,却浑然不知,什么症状才是心脏病,如何正确判断?
如果说核能的出现,意味着原本使用化学能的人类社会和战争机器迎来了“先量变,后质变”,那么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工业革命,则已经悄然无声地推动了能量运用的接连质变:除却“力大无穷”之外,战争机器运用能量的方向和细腻程度也是日新月异。当然,这些战争艺术在将杀伤效能提升成千上万倍时,是否称得上是人道仁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近日,西湖大学郑钜圣课题组在糖尿病领域专业期刊《糖尿病护理》上发表了关于脂肪、肠道菌群与糖尿病(本文特指Ⅱ型糖尿病)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揭示了人体肠道菌群在n-6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与糖尿病的关系中所起到的重要介导作用。西湖大学博士生苗泽蕾为本文第一作者,西湖大学郑钜圣博士和中山大学陈裕明博士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在一项新研究中,英国南极调查局(BAS)的科学家从太空图片中发现了南极洲企鹅活动的新线索。这些企鹅的粪便污迹表明,它们建立了一些新的栖息地,但这些地点大多位于可能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
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千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答案。行星、恒星、星系等我们都早已熟悉,毕竟我们就生活在“普普通通”的银河系中。然而,宇宙中还有许多罕见且令人叹为观止的结构,比如一堵长达14亿光年的“墙”。
在学生时代,相信大家在背书的时候都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在背了一长篇课文后,翻过书之后可能只记得刚刚背下来的、最后的那几句。再翻开课本,复读了刚刚忘记的内容,觉得自己记住了。再翻过去,本来记住的内容可能又忘记了。难道真的是因为我们脑子的容量只有那么一点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