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识别万千色彩,靠的是视网膜上的锥细胞。它们可细分为三种,分别感知红色为主的长波长光(600~780nm)、绿色中波长光 (500~530nm)以及蓝色短波长光 (400~450nm)。当不同颜色的光刺激视网膜,就会引起各类锥细胞不同程度的兴奋,它们把光刺激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大脑。
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多,白天的排尿次数超过6-7次,夜间的排尿次数超过2次。饮水过多、食用利尿水果过多、紧张、先天性膀胱小和药物以及一些病理性原因都可能导致尿频。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温度也会影响我们的排尿次数。
mRNA疫苗技术始于1989年,此前该技术主要被应用于癌症病人,这是该技术首次在传染病预防领域被大规模使用,在研mRNA新冠疫苗基本采用新冠病毒刺突S蛋白作为抗原,通过纳米载体技术将mRNA疫苗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具有产品设计速度快、投入实验研究早等优势。
鱼类和鸟类经常把微塑料误当作食物,一不小心就成了“塑”食主义者。在20多种常见经济鱼类中,有九成体内存在微塑料。就算在南极,80%鸟类的胃里都有微塑料。微塑料抓住食物链一路高歌猛进,几乎没有动物能够逃脱食“塑”的命运。据估计,全球人均每年摄入约107颗微塑料,相当于每周吞下一张信用卡重的微塑料。
忽略明度的影响,仅仅考虑色彩本身,上面那个马蹄形的图内就是一般情况下人可以看见的全部色度,这个范围也被称为“人类视觉的色域”。如果你对色彩足够敏感,就会发现图中最外面一圈的颜色要比靠近中心的更鲜艳,越往中心靠近,颜色就越来越“发白”,直至移动到中间的某个位置,色彩彻底消失,变成了纯白色。
在与新冠病毒持续一年多的较量中,人类遇到了诸多挑战。疫苗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但新的病毒突变又让人不禁担忧。为了赢得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我们需要了解是什么推动了新冠病毒突变株的出现,以及这些变异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