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会不断地抠咬指甲、撕死皮等等,不仅仅会撕扯手指,还会涉及到背部、手臂等等各种部位,对皮肤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伤害,轻者感到疼痛、流血,严重的可能会患上皮肤炎症等疾病,这种症状叫做强迫性皮肤剥离症。
袋熊(Phascolomidae)是袋熊科下三个不同物种的通称,包括昆士兰毛吻袋熊、南澳毛吻袋熊和塔斯马尼亚袋熊。这是一类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毛茸茸的有袋动物,它们的体重可达35千克,鼠脸熊身,圆滚滚的体型甚至比它们的近亲——树袋熊还要粗短。当然,它们也跟树袋熊一样整天懒洋洋,只是不爱爬树爱挖洞,喜好穴居生活。然而,正是这种看起来颇为可爱的小动物却身怀绝技,它们独一无二“俄罗斯方块”一样的便便,一直以来都在江湖上享有盛名。
真相解读:蝙蝠需要保护,而非捕杀。首先,蝙蝠的食性丰富多样,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蝙蝠还是众多植物的种子传播者和授粉者。其次,蝙蝠具有较大的科研价值。蝙蝠有很多独特的行为和生理特性,如具有高超的回声定位能力和飞行技巧、免疫功能强大、患癌概率低等。对蝙蝠的这些特殊生理特征和行为学进行研究,将为人类生存及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很多有益的启发。避免人兽共患病的主要途径是禁食野生动物,严禁捕猎野生动物,减少与野生动物接触。此外,要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即便人类天性讨厌与自己相处,但社交隔离也并非总是洪水猛兽。如果合理利用独处时间,甚至最近有研究发现,独处能够平复人的情绪,即独处对情绪有钝化效应(deactivation effect)。该实验招募了114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者,要求他们先完成一份当下情绪体验问卷,之后研究者被分为两组。在接下来的15分钟里,实验组(N=75)的被试独自坐在舒服的坐椅中,远离电子设备、不参与任何活动;而对照组的被试(N=35)则与同性研究助手进行社交互动。之后,所有被试者再次填写情绪问卷。
当某一物种走向灭绝时,生态系统中受到冲击的“关键服务”是授粉,众所周知,75%植物和庄稼是由蜜蜂、鸟类和昆虫授粉,然而,在许多国家,传粉者的数量,特别是蜜蜂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这种授粉昆虫的彻底灭绝威胁着许多植物,例如:超过200种植物依靠果蝠进行授粉,这些植物可以产生超过400种不同的食物,其中许多食物对人类颇有价值。
一滴水大约为0.05毫升,约10万亿亿个水分子。半滴水0.025毫升,5万亿亿个水分子。那么,半滴水还算一个水滴么?如果半滴水算,那半滴水的半滴呢?如此细分下去,终点将是一个水分子。那么,一个水分子能算是一滴水么?如果不算,那最少要多少个水分子才可称为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