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1.4万年前,如今美国洛杉矶的市中心曾遍布着恐狼、剑齿虎、近一吨重的骆驼以及体长3米左右的地懒。但在地质层面上看,似乎是眨眼之间一切都改变了。仅仅过了1000年左右的时间,这些巨型动物全部消失了。曾经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了一片片干燥矮小的灌木丛,时常还会发生大火。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其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萤火虫繁衍生息。提到萤火虫,大家或许会在脑海中闪过一幅画面:暮色下的森林里,萤火虫自由飞舞,宛如浩瀚宇宙中的颗颗恒星,萤火微光为森林增添神秘的光圈。那你知道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吗?它又是如何发光的?
多年来,气候模型一直预测,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海水将会变暖。这些预测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但在太平洋的一片海域,情况恰恰相反。从厄瓜多尔海岸向西,有一片延伸数千公里的狭长水域,像一条长长的舌头,这里的海水在过去30年间一直在变冷。为什么东太平洋这片海域的水温与科学家的预测相悖?欢迎来到“冷舌”的神秘世界。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一项发表在4日《自然·通讯》杂志上研究,揭示了濒临灭绝的海鸟接触塑料垃圾的风险地区,其中风险最大的地区是地中海。研究还表明,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威胁超出了国界,1/4的塑料暴露风险发生在公海。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环流(旋转洋流的大型系统)有关。
就职于浙江杭州某公司的小嫣,今年25岁,有时赶项目,会加班至深夜甚至凌晨。前不久,小嫣连续两天熬夜后,清晨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眼皮特别沉重,“像挂了重物似的,怎么也睁不开!”
6月22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气象监测显示,当天,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山东北部等地气温上升迅猛,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北京怀柔和天津滨海局地达41.8℃。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共1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纪念日的国家。认识土地的价值,与土地和谐共处,不仅是人类的生存之道,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