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二变”是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经典法术之一,拥有这个技能,就可以七十二般变化,各种样态尽在掌握之中。在现实生活中,我等凡人是不可能七十二变了,但默默不语的植物却能实现,比如秋日里的花卉主角——菊花,就拥有“七十二变”甚至千变万化的本领。

众所周知,人的血液是红色的,绝大多数动物的血液和人类一样,也是红色的,但是少数动物的血液并不是红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最早知道桂竹的名字,是看到《山海经•中山经》中的描述:“云山,无草木,有桂(筀)竹,甚毒,伤人必死。”尽管知道《山海经》很难追究真实性,但当看到刚竹属(Phyllostachys)下确实有桂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时,还是很好奇这种竹“毒”在何处?后来看到一种解释:“锐以刺虎,中之则死”,说明这种竹材坚韧,“甚毒”主要指它适合制作杀伤性武器,被人类加工使用的历史也颇为悠久。

蛇是鸟的天敌,八哥为什么会把蛇蜕衔进巢穴里呢?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很久。鸟类的繁殖主要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过程。研究发现,在整个繁殖过程中,八哥都会往巢穴内添加蛇蜕。并且,在筑巢时往巢内衔蛇蜕的概率是最高的,达到了38.9%。

前不久电影《沙丘》上映,在电影上映之前,很多原著书迷都对电影中厄拉克斯星球上的核心物种——沙虫的形象充满了好奇,都在期待导演到底如何呈现这个物种。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长得花里胡哨的鸟——花冠皱盔犀鸟。虽然猛一看是黑的,但还是花里胡哨。除了这种大鸟,我们顺便来讲讲鸟类的喉囊,就是上图蓝色那一坨。你先来猜猜这喉囊是干嘛用的,求偶?储存食物?还是就是双下巴?

恐龙(Dinosauria)这个名字由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在1842年正式提出,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恐龙被塑造成冷血、迟钝缓慢的大蜥蜴形象,常年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20世纪50年代开始,北极和南极陆续发现了(非鸟类)恐龙的化石,诸如著名的南极甲龙和冰脊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