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科协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普在线 > 自然世界

章鱼有3个心脏9个大脑就算了,还会变色隐身!

添加时间:2021-12-08 作者: 来源:蝌蚪五线谱 点击:1137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我们与成千上万种奇妙的生物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蓝色星球上,相对于陆地而言,人类对海洋中的生命特征知之甚少,但海洋中的物种数量要远远高于陆地,海洋中生物的奇妙,也远超人们想象。

在电影《海底总动员2》中有这样一种海洋生物,它能根据环境的颜色改变自身体色,它也是帮助主角多莉寻亲的重要角色,同时它还有着自己梦想,它就是汉克,一条百变章鱼。

图片来自《海底总动员2》

高智商动物代表

章鱼虽然生活在海里,但它们其实并不是鱼,是章鱼科26属252种海洋生物的统称,类指广泛生活在热带及温带海域的软体动物。

章鱼其实很聪明,有可能是软体生物无脊椎动物中最聪明的物种之一。科学界对动物的智慧评定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它们的神经元数量。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章鱼的神经元数量甚至超过了很多哺乳类动物。

当然,神经元数量并不是决定动物智慧程度的唯一标准,比如大象的神经元数量就远超人类,达到人类神经元数量的3倍。

但是章鱼神经元数量的优势依然可以作为其智慧领先其他动物的侧面证据。

图片来自知乎

证明章鱼聪明的另外一个证据是——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有一个作为神经中枢的大脑。

不同点在于神经元的分布,章鱼的全部神经元仅有40%集中在大脑中,其余则分布在八个腕足中,独立形成神经索。

这种独特的构造让章鱼的腕足具有很高的自主能力,大脑仅需要做出一些简单的命令,腕足便可自行判断执行。这种超高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让章鱼表现出高度的智能。

此外,对工具的使用也是评价物种智慧的一项重要标准。除人类以外,还有其他动物也会使用工具,比如鹦鹉、黑猩猩等,章鱼也是工具的使用者之一。

生物学家曾观察到章鱼主动将岸上的椰子壳拖入海中,以此作为掩体,埋伏猎物。

章鱼的学习能力也是其充满智慧的标志,两只经验不同的章鱼,当新手章鱼无法从结构复杂的盒子中取出食物时,观察到老手章鱼的做法后,成功按照相同的方法获得了食物。

章鱼的大脑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而它们的玩耍能力也被看作其智慧的表现,有科学家曾观察到章鱼重复性的将玩具抛向水中,随后再捞起。

章鱼的隐身能力

章鱼神奇的隐身能力来源于它身体表面分布的一种独特的细胞,色素细胞。

每个色素细胞中包含四种天然色素中的一种,分别是黄色素,红色素,棕色素和黑色素,当色素细胞收缩时,这些色素就能被看到。

当章鱼需要根据外界环境改变自身体色时,它们就收缩对应颜色的色素细胞,以此来显示对应色素,达到躲避天敌或者迷惑猎物的效果。

图片来自果壳网

美国海洋生物科学家罗杰-安隆博士在研究章鱼的隐身能力时发现,章鱼的隐身术拥有三种基本套色:均匀型、杂色型、块裂型。

安隆博士还对章鱼的皮肤进行了分层归类,分别是:色素层、虹彩层和白色层。

色素层就是刚刚提到的包含四种天然色素的色素细胞所在的地方;而中间的虹彩层则是由细胞水平排列成很多薄层,可以在神经讯号下调整角度和厚度,以此来反射、折射出很多类似亮片的光泽。

最下面的白色层相对简单一些,几乎可以反射所有可见光,这一层拥有超白的反光蛋白,至于它们究竟为何那么白,科学家至今仍未得出结论。

在色素细胞和不同皮肤层的配合下,章鱼才能实现如此精湛的隐身技巧。

图片来自知乎 | 赵泠

章鱼和乌贼其实是全色盲,是如何做到根据环境的颜色准确改变自身色彩的呢?

此前的研究表明章鱼和乌贼眼中只有一种对颜色敏感的蛋白,然而检测颜色并不一定要靠不同的蛋白质。

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不同透镜中穿过时偏转程度不一致,导致这些光在到达焦点时是模糊的,而章鱼特有的W型瞳孔能够放大这种模糊色差,因此章鱼可以通过这样的瞳孔分辨出特定颜色。

图片来自知乎 | 赵泠

章鱼是海洋中的最强大脑,又拥有隐身的神奇能力,这让它成为了很多科幻小说中的主角,有人甚至认为它们是外星生物。

其实海洋中还有很多奇妙的生物人类尚未了解,它们身上的秘密,等待着更多科学追求者逐步去探索,研究。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联系我们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18-2020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冀ICP备05016301号-1 | 技术支持:Glaer

公安机关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 13020002152308 |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