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科协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普在线 > 生活顾问

吃饭时到底能不能喝水?

添加时间:2020-11-18 作者:张杰 来源:生命时报 点击:1221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很多人喜欢边吃饭边喝点东西,认为这样有助于消化;也有一种说法称“吃饭时喝水对胃不好”。吃饭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喝水?《生命时报》综合央视财经的报道,采访专家告诉你吃饭时能否喝水,以及怎么喝才健康。


受访专家:北京老年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消化分会委员 付万发;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 马冠生




吃饭的时候喝点水润润嘴,会让食物更容易下咽。有条件的时候,不少人还会喝点汤或其他饮品。不过,吃饭时喝水真的会影响消化功能吗?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主任李景南在接受央视财经《是真的吗》栏目采访时,给出了科学的解释。


稀释胃酸:胃酸对于消化功能来说十分重要。吃饭时大量喝水会稀释胃液,从而影响胃的初级消化功能。


影响胃蠕动:胃可以通过蠕动“碾压”和“研磨”食物,将其变成食糜,从而加速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大量喝水会影响胃蠕动,从而影响消化。


减少咀嚼:边吃饭边喝水,饭菜会更容易下咽。如果用汤、水来泡饭,会减少咀嚼次数,让一些没来得及嚼碎的食物直接进入肠胃,增加肠胃负担。


吃饭时这样正确喝水:吃饭时大量喝水确实会影响消化,但并不等于不能喝水,控制好喝水的量即可。


水量:一小杯


进食期间,唾液的润滑作用能帮助食物咀嚼和吞咽。如果食物比较干涩造成吞咽困难,适当辅以水、汤或粥,有利于吞咽和消化。


喝水量在一小杯(100~200 mL)以内比较合适,咕嘟咕嘟大口猛喝、一次喝下300~400毫升是医生不提倡的。


时机:饭前喝更好


饭前半小时喝一杯水,能喝个水饱,帮助我们控制食欲。想减肥可在饭前半小时喝点水。


不过,消化功能较差或经常胃胀的老年人,最好在两餐之间喝水。

 

6种情况喝水要限量

除了吃饭的时候,这6种情况下一定要控制饮水量。

胃肠道疾病:喝水过多,胃酸被过多稀释,肠道负担加重,可能会加重腹痛、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


高血压:血管如同水管,水多,水管压力就高。如果一次性大量饮水或喝水过多,血液中水分增多,就会像水管一样,迫使血压升高。


心脏疾病:喝水过多,心脏就不得不加大输送血液的力度和速度,有可能会引起胸闷等不适症状。尤其是心衰患者,每天饮水量一般不能超过1.5升。


肾脏疾病:肾脏是完成体液代谢的重要器官,它可以过滤出好的成分留在体内,过滤出坏的成分,使其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肾功能不好的人,要遵医嘱控喝水量。


肝脏疾病:肝功能受损,代谢能力变弱,会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常造成腹水(腹腔内游离液体过量积聚),喝水过多会加重水肿、肚胀等症状。


急性胆囊炎:进食和饮水可使胆囊收缩,饮水量太大,会使胆囊收缩频率增加,加重疼痛症状。

以上几种情况,最好不要一次大量饮水,建议少量多次喝水,每次200毫升左右,一天6~8杯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品,安全卫生且不含能量,不会对糖尿病、超重等慢病造成进一步风险。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联系我们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18-2020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冀ICP备05016301号-1 | 技术支持:Glaer

公安机关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 13020002152308 |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