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科协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普在线 > 生活顾问

户外活动:近视防控的“C位”

添加时间:2024-09-02 作者:耿爽 李辉 来源:科普时报 点击:502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在现有的防控近视的方法中,科学研究证明最为有效的三个“利器”为:户外活动、角膜塑形镜和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其中,角膜塑形镜是医疗器械,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是药物,都属于医疗手段。

户外活动与之不同,是无论年龄大小、是否近视的儿童青少年都可以掌握的安全、有效、经济、易行的防控近视好方法。

户外活动可以延缓近视的发生,研究显示,一周中每增加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可以使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的几率降低2%。眼轴增长与近视的发展密切相关,户外活动可以降低眼轴增长速度,预防近视发生,并有效控制近视的进展。

目前,户外活动时间增加与近视发病率降低的相关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原因有:

1.阳光可以刺激眼睛释放更多多巴胺,多巴胺能降低眼轴的增长速度,从而延缓近视的发生和进展;

2.户外活动视野开阔,减少了近距离用眼时间。人眼在看6米以外的物体时,一般都默认为不动用调节,远视力就不易降低,也就不易导致近视了;

3.阳光的光强度和色光成分与室内光线存在明显区别,色像差造成的近视离焦也可以阻碍近视的发展。

我们倡导儿童青少年多在户外活动,应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或每周累计14小时以上;学龄前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对于已患近视的孩子,应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减缓近视的发展程度,建议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3小时以上。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联系我们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18-2020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冀ICP备05016301号-1 | 技术支持:Glaer

公安机关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 13020002152308 |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