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科协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普在线 > 生活顾问

如何回应孩子的“小情绪” | 科普时间

添加时间:2023-10-31 作者: 来源:健康中国 点击:768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想买的玩具没有买就倒地哭闹,作业没做完被提醒就生气摆脸色,约好放下手机的时间到了却不情不愿……孩子身上似乎常有这样那样的“小情绪”。我们时常会听到家长说:“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不这样,我的孩子就这么任性呢?”

答案其实就在这问句里面。当家长把情绪贴上任性的标签时,就等于放弃了去理解孩子的情绪,而缺乏理解的应对和处理,常常会变成否认和压抑,并不能真正地疏泄情绪和解决问题。那么,家长该用怎样的方法去回应孩子的“小情绪”?

没有无缘无故的“小情绪”

在心理学的定义里,情绪是关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态度体验。即当心身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生发出愉悦、开心等正向情绪;当心身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时,就会激发出悲伤、害怕等负向情绪。可见,情绪并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情绪和相关行为的背后都是有逻辑关系的。这在孩子身上亦然。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心身需要有其年龄特点,心智水平也尚在发育过程中,家长不要一味用大人的逻辑和标准去要求孩子。当我们需要回应的是孩子的情绪时,就需要尊重孩子的需要和逻辑。所以,面对孩子的“小情绪”,需要注意两件事。1.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你有什么好哭的?”“别哭了,忍忍就过去了。”这样的话语也许在行为层面上能够制止孩子的负向情绪表达,但本质上却只是将情绪从表层压抑到了心底,而压抑的情绪并不会消失,它们会发酵,然后在某一天卷土重来。2.不要否定产生情绪的原因。“这么点小事情,哪里值得你难过了?”“你拥有这么多东西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也许家长会觉得这样的说法是宽慰,但这种缺乏共情的话语,会让孩子疑惑是不是自己犯错了,长此以往,孩子将会越来越不敢正视和表达情绪。

回应“小情绪”的三个环节

想要回应孩子的“小情绪”,从下面三个环节入手。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联系我们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18-2020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冀ICP备05016301号-1 | 技术支持:Glaer

公安机关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 13020002152308 |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