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科协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普在线 > 生活顾问

两起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公众心理健康发生哪些变化?专家这么说

添加时间:2020-02-05 作者:李苹 来源:中国科普网 点击:1411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2020年1月,突发的新冠肺炎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17年前的SARS,这两起公共卫生事件都迅速引起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2月4日,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线上采访,天津大学心理研究所创始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詹启生博士表示,作为一位心理工作者尤其关注在这两个特殊时期,公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

第一,公众心态非常平稳。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产生一定的恐慌是正常的,但我们党与政府在特殊疫情下迅速做出诸如“封城”、城镇乡村全面排查、延迟假期等重大决策,这些强有力的措施都超出了SARS时期的力度,正因为此,公众很快获得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形成了非常平稳的心态。

第二,公众获取心理援助的路径十分丰富。17年前的2003年,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规范化建设还刚刚起步,第一批心理咨询师还没有产生,可以说当时中国还没有一位规范的持证的国家心理咨询师,17年后的2020年,仅通过人力资源部培训的国家心理咨询师就有120余万名,还不包括其他各种论证的心理咨询人员。今年全国突发新冠肺炎,全国各省市区都在第一时间组建了心理援助专业队伍,提供24小时电话热线、QQ在线咨询、微信实时咨询等,各高校全面迅速启动了面向师生家长的热线心理援助通道,这些都为公众获取心理援助提供了丰富的路径。

第三,公众借助网络心理资源迅速提升心理安全感。全国突发新冠肺炎后,我国各级心理机构迅速组织心理专业队伍给需要心理援助的群体准确发布倡议书、慰问信、指导手册等服务信息,如卫健委印发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中国心理学会对专业心理咨询队伍发出倡议书、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也给几十万班级心理委员发出一封信、中国心理学会与中科院心理所等迅速组建抗击疫情安心行动的网络直播、陕师大出版总社快速编辑网络版的第一本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机构迅速把各类心理服务信息传播给大众,而这些及时的网络心理资源为公众心理安全感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联系我们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18-2020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冀ICP备05016301号-1 | 技术支持:Glaer

公安机关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 13020002152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