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里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彼此问候对方打完什么感觉,而是那张穿着白大衣露着大白胳膊,因为怕疼捂着半张脸的大学同学的照片,倒不是好奇他为啥这么多年了,依然害怕打针,而是看着看着,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曾经困扰我很多年的问题:为啥疫苗要打在胳膊上?
黄热病(Yellow Fever)是由一种叫黄热病毒的单链RNA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之所以叫黄热病,是因为它的发病症状之一是黄疸,除此之外,多数感染者还有发烧、头痛等症状。大约15%的感染者会发展成重症,伴随着内出血、内脏衰竭及呕吐物带血等症状,死亡率高达50% ,并且尚无特效疗法,只能简单补充电解质、进行物理降温,靠病人自身的免疫力渡过难关 。
短短一周后,急性肠胃炎就袭击了整个诺瓦克市,科学家对它很感兴趣。经过研究,Kapikian等人于1972年在当年的患者粪便中发现了一种病毒颗粒,便命名为诺瓦克病毒。
动物、植物、真菌和原生动物的细胞各不相同,不过它们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细胞核。虽然它们还有其它细胞器,比如产生能量的线粒体,但是细胞核作为一种清晰可辨、包含遗传物质的有孔囊袋状结构,于1925年启发生物学家埃德·查顿(Édouard Chatton)创造了“真核生物”这一术语,用来指代具有“真正内核”的生物。他把其余生物称为“原核生物”,表示“有核之前的”生物。这种划分有核和无核生物的二分类方法随后成为了生物学的基础。
我们或许直觉地认为,物种越复杂,其基因组中包含的 DNA 就越多。比如,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我们每一个细胞中所含的 DNA 一定超过很多简单的生物,才能编码如此丰富的信息。
病毒无处不在,外形多样。第一次见到病毒的电镜(electron microscope)图像的小学生,恐怕都无法驱散脑海中“这也太精妙了!”的想法。有估计称,在覆盖全世界的病毒中,光是噬菌体的数量就达到了至少 。几乎每一本生物教科书上都至少有这么一张插图,图上是噬菌体在电镜下的样子:几条“腿”在噬菌体的尾部向外散开,尾部与包裹着DNA的头部通过一根“杆子”相连。
我们在想事情时,脑海中总会有一个声音出现,即便我们并没有开口说话。有的人认为,这个声音是自己的,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陌生人的声音。但别怕,这不是什么灵异事件,因为这个声音几乎每个人都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