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只听说过科学家训练小鼠走迷宫,但是你知道细胞和细菌也会走迷宫吗?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英国癌症研究所和格拉斯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制作了一个汉普敦宫迷宫的模拟版,将细菌和癌症细胞放入其中,看它们能否走出迷宫,没想到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生命的基本单元都完成了这个任务。
“肿瘤标志物检查作为一种简便易行且对人体伤害较小的方法,自1846年本-周蛋白被发现并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以来,众多后续发现的肿瘤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筛查、诊断、预后评估、疗效监测、复发预测等环节。”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晓东表示,虽然目前肿瘤标志物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稳定性还做不到那么完美,但它的确是辅助临床的“好帮手”。
据英国《自然·代谢》杂志7日发表的一项医学最新研究,美国科学家报告了一种胰岛细胞皮下移植的新方法,可以让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血糖水平保持稳定,并已在部分灵长类动物中测试成功。该研究成果对改善这种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的研究人员宣布,终于获得了人类X染色体的完整、无间隙、端对端的序列信息。
人们日常忙碌的生活导致我们的大脑必须同时思考许多事情,相比之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运行有序的机器,进行着人们生存所需的重要过程。在我们甚至没有意识的情况下,我们的身体正在持续地进行重要活动。其中一个进程就是呼吸空气,人们在清醒时、工作状态中,甚至睡觉时都在呼吸,我们始终保持着呼吸!
为促进猪在医学上更多的转化应用,今年6月,国内首个医用小型猪产学研繁育基地在四川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内落户,该基地总占地面积约100亩,一期工程约10亩已建成,包含小型猪繁育的各功能区及手术室、实验室等,是高标准的医用猪试验基地、器官供体工厂等。
在2亿多年的进化过程中,Y染色体已经大大缩小了。因此,研究人员更习惯用“无用”这个词描述它。不过,“无用”并不等于不存在,尽管非哺乳类脊椎动物的性染色体经历了相当大的进化更替。8月6日发表在《遗传学趋势》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讲述了一个名为“持久Y假说”的新理论,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Y染色体可能比最初出现时更有恢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