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亿多年的进化过程中,Y染色体已经大大缩小了。因此,研究人员更习惯用“无用”这个词描述它。不过,“无用”并不等于不存在,尽管非哺乳类脊椎动物的性染色体经历了相当大的进化更替。8月6日发表在《遗传学趋势》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讲述了一个名为“持久Y假说”的新理论,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Y染色体可能比最初出现时更有恢复力。
一项针对2000多份大脑扫描的科学分析发现,人类大脑某些区域容量存在高度可复现的性别差异。这种大脑容量性别差异模式与在大脑皮质尸检样本中观察到的性染色体基因表达模式相对应,表明性染色体可能影响大脑解剖结构在发育中出现性别差异。该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院(NIH)下属的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的研究人员领导,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而在那些遗骸中,牙齿可能是最容易找到并且保存最完好的部分。科学家发现,牙冠表面乳白而坚硬的牙釉质中,含有釉原蛋白,编码这种蛋白的基因恰好位于性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这就带来了许多可能。
随着研究深入,人类对自己祖先来自非洲大陆的说法,已达成了某些共识,考古学家和遗传学家还画出了他们迁徙、散播的线路图。此前主流观点还认为,人类进入美洲大陆的历史并不长,不过区区1.3万年至1.6万年之久。但人类具体何时首次抵达美洲,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起码目前还搞不清楚确切时间。
直至上世纪90年代,仍有许多学者认为,人类在5万年前突然获得了认知能力,随后才产生了拥有复杂的语言和符号系统的人类文明。然而,最近的考古发现显示,人类文明真正的演化过程要复杂得多。古人类学家甚至无法判断,认知能力的突然提高和人类文明的出现,是否与智人物种的形成过程有关。
日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报告了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当地于7月5日发布鼠疫防控三级预警,预警时间从发布之日持续到2020年底。按照国家、自治区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的要求,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将根据鼠疫疫情预警的分级,及时发布和调整预警信息。
吸食者眼中,“笑气”可以带来短暂的快乐。但是,这其中隐藏着多少危险,吸食的青少年或许并不清楚。日前,一则题为《“笑里藏刀”何时了!这条黑色产业链该如何斩断?》的报道再次引发人们对“笑气”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