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蜻蜓44”(Dragonfly 44)星系横空出世。有研究人员称,其所含暗物质数量是普通物质的万倍——99.99%是暗物质,与其同类星系大相径庭,因此,其形成无法用现有模型解释。但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撰文指出,他们的新研究表明,该星系所含暗物质仅为普通物质的300倍,与同类相差不大,现有模型就可以阐述其形成,颠覆了此前的观点。
据国外媒体报道,自1992年首次发现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以来,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的其他太阳系外行星。事实上,他们估计,我们的银河系大约拥有400亿颗行星。
这是目前人类探测到的最遥远和最原始的太阳系天体,它那扁平的双瓣状结构,宛如一个胖乎乎的雪人。这个“胖娃”引起了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它的名字Arrokoth来源于美洲原住民波瓦坦人的语言,意指“天空”;同时它也有个诗意的中文名字——“天涯海角”。
光锥显示光线在时间上向前和向后的路径。当物质坍缩并形成黑洞时,穿过黑洞事件视界的光锥会向内转向奇点。外部的观察者永远不会看到光线到达事件视界。
“悟空”的使命是寻找宇宙暗物质。科学家推测,宇宙中95%以上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其中暗物质占26.8%。暗物质不发光、不发出电磁波、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它无法用任何光学或电磁波观测设备直接“看”到。
9月2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高能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国内外单位的研究人员利用慧眼卫星在高于200千电子伏特(keV)的能段发现了黑洞双星系统的低频准周期振荡,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能量最高的低频准周期振荡现象。研究表明,该振荡起源于黑洞视界附近喷流的进动。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天文学》上。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伽马射线的不寻常闪光或可揭示看似巨大的黑洞其实是巨大的虫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