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凌晨,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其中,通过远程导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逐步靠近上升器,以抱爪的方式捕获上升器,完成交会对接。那么,什么是“抱爪方式”?此次交会对接又有哪些看点?
这是一段真实通话记录。施密特震惊地发现月球表面连续发生了两次神秘闪光现象。也许外星人爱好者会马上联想到外星人的信号之类的,但是施密特立刻判断出这应该是流星撞击到月球表面发生的闪光,并且要求地面通信员核实月震仪上是否有对应的月震信号。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查找到月震仪的相关记录,这次的目视观测只能被记录为高度疑似流星撞击月球事件,而不是人类首次有确定证据地观测到流星撞击月球。
核物理领域一个长期存在的谜团是:为什么宇宙是由我们周围看到的特定物质组成?换句话说,为什么它是由“这个”的东西,而不是其他的东西组成?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负责产生重元素(如金、铂和铀)的物理过程,这些过程被认为发生在中子星合并和超新星爆炸事件期间。来自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DOE)的科学家们,领导了一项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进行的国际核物理实验,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期刊上。
据国外媒体报道,月球崎岖表面分布着被称为坑洞的陡壁洞穴,这些地质结构也被称为“天窗”,可能与延伸远处的地下熔岩管相通,这些熔岩管是数十亿年前月球地质活跃期形成的。目前,科学家最新技术可使人类探索月球天窗、熔岩管和洞穴,这意味着未来不久人类就可以探索月球地下环境。
根据大爆炸理论和粒子物理理论,宇宙起源于大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宇宙诞生初期,从能量转变成了物质,理论上看产生的物质和反物质应该是一样多,但目前我们在宇宙中观测到的都是物质,却并没有反物质!
不论是远古神话还是现代科学,解释太阳能量来源都是它们重要的使命之一。中国神话的三足鸟,希腊神话的阿波罗,日本神话的天照大神,都是远古人类对太阳能量来源的想象。而近代科学中,从液体球冷却放热到物质引力塌缩,再到衰变元素放热,人类为解答太阳能源来源做了一系列尝试。
利用平方公里阵列探路器(ASKAP),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在一个名为SPT-CL 2023-5535的合并星系团中探测到了一个无线电遗迹,其研究发现发表在《arxiv》上。无线电遗迹是发源于同步加速器弥散、拉长的射电源。它们以壮观的单对称弧或双对称弧形式出现在星系团的外围。天文学家特别感兴趣的是在合并星系团中发现这样的来源,因为与合并冲击相关的射电遗迹数量仍然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