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减重的道路上,人类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从节食、热量限制和特定饮食法,到类似司美格鲁肽的减肥神药甚至是胃部手术,所有的方法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减少能量摄入。

科普时报讯(记者吴桐)据国际期刊《自然》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定制化的疫苗可起到免疫响应,当与其他治疗方法一同使用时,具有延缓胰腺癌患者复发的作用。

科普时报讯(生星 记者罗朝淑)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范理宏教授团队在中药抗肿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证实黄芩中含量最高的一类黄酮类物质黄芩素,可通过减少线粒体DNA的释放来抑制炎症驱动的肿瘤发生,从而明确了黄芩素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作用靶点,从微观层面阐明了黄芩素驱动细胞能量中心——线粒体,进而抑癌抗癌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研究员刘江团队与合作者,研发了使用表观遗传信息(即DNA甲基化指标)来优选胚胎的方法(PIMS),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PIMS技术的临床应用结果。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祸首。如何有效地降低我国居民Hp感染率仍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眉毛长、耳朵长、寿斑、生命线长……民间对“长寿相”的说法一直流传已久。就连电视剧里老神仙的扮相,也往往是长眉毛或是大耳垂。

20年前,远程医疗、机器人医生或3D打印器官还被认为是科幻小说的情节。但过去10年中,现代技术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医疗卫生领域的进步。机器人助手、虚拟医生和手机应用程序正在被整合到医疗领域,以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