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科协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普在线 > 生命科学

眉毛长、耳朵长……这真的是“长寿相”吗?

添加时间:2023-04-27 作者: 来源:健康时报 点击:1341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眉毛长、耳朵长、寿斑、生命线长……民间对“长寿相”的说法一直流传已久。就连电视剧里老神仙的扮相,也往往是长眉毛或是大耳垂。

不过,湖南省长沙市老年医学研究所调查了344位长寿老人,或颠覆我们对“长寿相”的认知。

这些不是“长寿相”

这些不是“长寿相”

该调查中,344位老年人的年龄分别在90~109岁之间,采集了如下特征后发现:

1. 眉中长毛

眉中长毛,即眉毫,古有“血气盛则美眉”一说。不过,虽然长寿组中有眉毫的人要多于对照组(60~69岁),但长寿组中仍有72.7%的人无眉毫。

研究指出,眉毫可能是在老化过程中,毛发生长细胞由于退行性变而出现的一种异常生长现象。

2. 耳长

耳长是指从上耳轮最高点至耳垂的长度,“耳长者长寿”为民间流传的另一种见解。确实90岁以上老人的耳朵要长于60多岁老人的。

不过,研究也指出,耳部下单由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老年人体内脂肪积聚相对增加,结缔组织也较松弛,故耳长相应增长,可视为老化必然趋势。①

3. 有寿斑

一些长寿老人面部皮肤会长出黑斑,研究中60~69岁组有寿斑者占61.3%,90岁以上达94.8 %,百岁老人全部有寿斑。研究指出,寿斑随增龄而增加,是皮肤老化的象征。①

4. 生命线深、长

对于生命线深、长而明显者, 90~109岁长寿组与60 ~69岁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且还有31.2%的长寿老人生命线短、浅、紊乱。可见长的生命线未必是长寿的征兆,手纹更多决定于遗传。

曹子豪/摄


这4个特征,才能真正长寿

1. 平时走路步速快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2021年发布的《湖南麻阳长寿乡老年人长寿的体质学特征研究》发现,麻阳长寿乡各年龄组男女老年人步行速度均显著大于1米/秒②。如果老年人的步速低于0.6米/秒,就可以说“走得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杨秉辉2022年在个人公众号刊文表示,腿的功能是行走,走路的姿势、速度,能反映人体衰老的状况:若能健步如飞,至少不显老;若是步履蹒跚,肯定老态龙钟。

走路的姿势或许还与习惯、以往的训练等有关,而走路的速度则主要与肌肉的力量、平衡能力与心理状况等人体的机能有关,所以“步速”成了衰老的一个重要指标。④

2. 正常范围内心跳慢

一项老年人静息心率与寿命关系的研究,对65~70岁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年人进行了长期跟踪随访,结果发现,心率是长寿的强烈的预测指标。⑤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2023年在个人公众号刊文提醒,理论上讲,成人的心跳范围是每分钟60-100次。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心跳处于每分钟50-80次范围内最健康。这就意味着,如果每分钟心跳总是超过80次,就算偏快了。与心跳50-80次/分的人相比,每分钟心跳超过80次的人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因此需要予以关注。⑥

3. 体重微胖且稳定

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小明团队在《自然·老化》上发表一项为期20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揭示:我国80岁及以上的老人,超重或轻度肥胖者可能更为健康长寿,即BMI(体重指数)在24.0~31.9这个区间。

对于无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轻度肥胖可能并非坏事;而老年人如果过瘦,或者突然体重下降快,也不是一件好事。

4. 握力不能低于标准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刘欣2015年在接受扬子晚报采访时介绍,握力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全身的力量状况,所以也被列入我国国民体质测试的项目当中。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握力测试还有助于反映出机体衰老变化的程度,值得重视。⑧

如果一个人的握力较低,这是可能存在潜在健康问题的迹象。60岁以后,肌肉流失会进一步加快。如果握力男性小于28千克,女性小于18千克,则要考虑肌少症。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联系我们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18-2020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冀ICP备05016301号-1 | 技术支持:Glaer

公安机关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 13020002152308 |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