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整年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时间再次带着我们进入严冬,全国多个城市又出现了小范围疫情。与去年此时不同的是,我们已经掌握了更多的防控信息和技术,也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应对方案,包括北京、大连、沈阳等城市在内,各地均能够在发现疫情后短时间内完成流调排查,为数千万市民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研究者对 319 名患者进行了肺功能测试、高分辨的胸部 CT 和超声检查。结果表明,部分患者存在肺功能障碍,且比例与患病严重程度相关——住院时需要呼吸机等设备的患者中,后续出现了肺功能障碍的有 56%;在住院时需要吸氧的患者,这一比例为 29%;无需吸氧患者中,这个比例则为 22%。
英国病毒出现的新变异,是S蛋白第501号氨基酸发生的变异,这个变异刚好处于关键位置,就是S蛋白的RBD区域,这个区域是病毒跟人体细胞受体结合的关键部位,所以这个突变受到高度关注。曾益新说,我国两个研究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病毒研究所)将2020年1月、2月、3月、4月、5月和6月国内所出现的病毒,与这次英国的突变株进行对比,发现新冠疫苗免疫猴子和免疫人体产生的抗体,对我国境内早期的病毒毒株和英国的突变病毒毒株,能够同样进行中和。
随着冬季天气转冷,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明显多于室外,容易造成人群聚集和室内通风不良,也增加了传染病传播风险。冬季疫情防护应该如何“防”?这些措施要牢记!
一般而言,新冠病毒96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被发现,可以通过咽拭子采集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往有报道,并非所有的新冠患者都能检测出核酸阳性。
不同病毒引起免疫反应的强弱,从而保护宿主免受再感染的程度和持续时间都不同。某些病毒,一次感染可以提供终身免疫;另外一些病毒,例如季节性的普通冠状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免疫保护很短暂。新冠病毒到底是哪种情况还不能确认。这个特性对疫情的传播模式、持续的时间、以及疫苗的有效时效具有根本的影响。
本次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系通过化学等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而制备成的疫苗。灭活疫苗的优势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研发手段。相对于其他技术路线而言,灭活疫苗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研发速度快,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