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解锁、账单支付、车站进站……“刷脸”成为当下最广泛最便捷的证明身份的方式之一。近日,一条“面具可代替人脸解锁手机”的报道,让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再次被关注。人脸识别技术真的不安全吗?是什么导致“你的脸你说了不算”?新技术应用推广阶段,如何兼顾效率与安全?
10月21日,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5G无人公交在苏州落地。这个在苏州高铁新城亮相的无人公交是在开放的城市道路上运行,且速度可达20—50千米/时。这辆无人公交车除了具备避让行人车辆、自动变道、自动转向、红绿灯识别等基本功能,还能应对各类城市复杂交通场景,例如穿行人车混杂的路口、应对后车加塞、“鬼探头”等。
随着秋冬季的来临,又到了诺如病毒的高发期。事实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尤其是在寒冷季节呈现高发。据中国疾控中心消息显示:今年9月以来,全国已经报告超过30起诺如病毒感染事件,涉及病例大约1500例,主要表现为集体进食同一种或多种受污染或变质的食物后,多人集中发病,学校成了诺如病毒的高发地。
10月23日,清华大学、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在《国家科学评论》发文,通过分析相关病例、环境与食品等样品的核酸测序和病毒基因组序列,结合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分析,研究人员揭示,该疫情中病毒源头极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发区的冷链进口食品,并提出,冷链运输或为新冠病毒传播新途径。
一直以来,化学家们的工作都通过人工方式完成,虽然自动化在化学领域并非新鲜事,比如多肽的自动合成以及高通量筛选等,但这些自动化合成仅囿于单一类型的化学反应或流程,目前还没有可以涵盖所有合成有机化学的数字自动化标准和通用的化学操作编程语言。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 李金磊)10月26日,“市场上已出现假冒数字人民币钱包”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名。很多小伙伴不解:什么是数字人民币?还没见过真的,假的都已经出来了?
60多年前,日本曾爆发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水俣病背后的元凶就是甲基汞。汞是一种有毒且能够全球传输的污染物,当今的汞排放约为工业革命前的3-5倍,使得表层生态系统中的汞污染显著增加。当今主流观点认为海洋中的甲基汞主要产生于中部海洋(100-1000米)的低氧区。随着航测汞数据覆盖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深海(>1000米)甲基汞含量可能并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