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两年最受欢迎的猫科动物之一,兔狲一定名列前茅。
可爱是真的可爱,它们有着扁平而圆润的脸,结实的体型和一身非常非常蓬松的毛,让人十分想要吸一口。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撕漫喵”吧。
然而不要被兔狲漂亮的外形给欺骗了,这个小东西,实际上凶得很。
作为小型野猫的一种,它非常适合生活在有极端天气的地方,甚至在4800米的高原寒冷干旱的地方,都有它们生活的踪迹。
不过它们更喜欢山谷和有岩石的区域,这样它们就不会完全暴露在别人的视线里,无论是猎物还是天敌。
既然要生活在寒冷的地区,那它们身上的皮毛可就起了大作用。
兔狲是典型的“虚胖”,看起来块头非常大,其实大小和普通的家猫差不多,体重也大约在9斤左右,只不过它们身上的蓬松的毛让它们看起来体型很大。
这也难怪,兔狲拥有所有猫里最长也最密的皮毛,尤其是它们腹部和尾巴的毛,而这层厚厚的皮毛,就是它们御寒的“最佳外衣”。
而且兔狲身上皮毛的长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天明显会比夏天更长更密一些,颜色也会更灰更均匀一些。
兔狲和其他猫相比,还有一点很特别。
家里养猫的朋友都知道,猫在缩小瞳孔的时候,会收缩成一道竖线,而兔狲却是缩小成一个小圆圈。
看起来是憨了一点。
(你瞅啥?瞅你咋的!)
兔狲是喜欢独行的动物,所以你很少会看到几只成年兔狲围在一起的场景。
它们也会用气味标记自己的领地,而且具有非常强的领地意识,就算是自己的孩子在独立以后也休想踏进自己的领地。
兔狲的交配期非常短,每年12月到次年3月,是兔狲的交配时间,但它们的发情期只有26到42个小时。
66到75天之后,雌性兔狲就会生下一窝小兔狲,通常是三四只一窝,但多的也会达到八只。
小兔狲生下来还不会睁眼的时候,就已经学会咆哮了,四个月大的时候,小兔狲就能和妈妈一起打猎,等到六个月大的时候,就是一只成年兔狲了。
这时候它们就需要自己去冒险并且找到自己的领地。
除了交配和抚养的时间,兔狲很不喜欢和其他兔狲来往,群居是为了繁衍,孤独才是它们的常态。
兔狲不会自己挖洞穴,它们通常会栖息在其他动物建造好的洞穴,或者天然的裂缝和洞穴里,现成的就是最好的。
白天在洞穴里懒洋洋的睡觉,傍晚起床出门觅食,兔狲就是这样平淡的过着吃了睡睡了吃的朴素生活。
它们最喜欢的猎物是鼠兔,一种外形像兔子,神态像鼠类的小型动物,也会吃其他的小型啮齿动物和鸟类。
每一只兔狲在捕猎时,都是隐藏最好的伏击猎人,它们用矮小的植被或岩石作为掩体,来掩护自己的行踪,有时候也会直接等在猎物的洞口,一旦猎物出现就会猛扑过去。
而且兔狲的耳朵位置很低,在伏击猎物的时候,能够很好的隐藏自己,不至于因为耳朵暴露自己的位置。
兔狲偶尔也会抓一些昆虫来吃,不过它们很遵循地盘上的“规则”,尽可能的避免和其他动物在食物方面发生冲突。
因此当冬天食物稀少时,兔狲才会主动寻找昆虫,因为一年中剩下的时间里,昆虫是獾的主要食物,而到了冬天,獾会冬眠。
白狐和赤狐的食谱和兔狲也会有重叠,它们也喜欢吃小型啮齿动物和鸟类,不过它们也可以以植物为食,比如水果和种子。
而且赤狐还可以吃腐肉。
于是,遵循了“规则”的它们很好的避开了食物大战,季节性觅食行为也能让它们更好的生存下来。
看起来什么都行的兔狲其实很不擅长跑步,更别提长跑了。
每当感知到危险的时候,兔狲就会蹲伏在地上一动不动,它们身上皮毛的颜色也能很好的帮助它们和环境融为一体。
如果遇到捕食者的追逐,兔狲会就近钻进裂缝里或者用岩石遮住自己,跑是跑不掉的,躲还能有一线生机。
当受到攻击时,它们就会发出非常低沉的咆哮。
跑不过,吓吓人家还不行吗?
兔狲并不是被驯化的猫科动物,在它们身上保留着野生动物的野性。
和家猫不同,它们并不会乖巧的听话,而是展现出野外捕食者的凶猛,不要忘了,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兔狲,当然不是一般的小猫咪。
毕竟和它们一起在野外同行的猫科动物,是狮子、老虎和豹类。
热爱自由、喜欢独行,是打在兔狲身上的标签,它们生来就是属于野外的,“脾气差”和“凶”也是它们自我保护机制的一种必然结果。
毕竟脾气好的,体型还这么小小只,在危险的野外生活,早就被吃掉了。
资料来源:
https://www.wired.com/2014/08/pallas-cat-facts/
https://wildcatconservation.org/wild-cats/eurasia/pallas-cat/
https://animalia.bio/pallass-cat
https://www.rgo.ru/en/projects/protection-and-study-endangered-species/protection-endangered-species-pallass-cat/about
https://www.mentalfloss.com/article/90509/13-furry-facts-about-pallass-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