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是如何从无到有、一步步组装建造的?一张图看懂。
11月“天象剧场”上新了。天文科普专家介绍,月全食、月掩天王星、天王星冲日、火星合月、狮子座流星雨极大等天象将轮番上演,其中,年度大戏——月全食最值得期待,我国公众不要错过。
航天科技为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2022年10月25日,梦天实验舱与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舱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近日择机实施发射。在空间站阶段,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已成功将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送入太空。它因“肚子”里装了满满的深低温液氢液氧燃料,所以又被称为“冰箭”。今天我们就一同了解。
去年发射的“羲和号”可以称为我国探日工程的“探路者”,而“夸父一号”则是观察太阳的多面手,它可以从紫外线、可见光和X射线波段等对太阳进行观测。我国发射的两颗探日卫星各有侧重,将共同提升我国在世界太阳物理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中国科学家根据对嫦娥五号月壤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月球热演化模型,揭开了困扰学术界的一大谜团:为何月球在距今20亿年前依然有火山活动。
科学家日前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的氢原子气体进行了成像观测,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2百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尺度比银河系大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