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科学·进展》期刊发表我国学者论文,其上登载了一张“药物击靶”显微镜照片。照片显示:当药物分子(硫黄素T)要与生命体内的靶蛋白结合、起药效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单个分子去结合蛋白,而是自动像“乐高积木”一样组装后,合力“击靶”,这种“机灵劲儿”与之前人们的想象完全不同。
最近,全国各地进入高温烧烤模式,不少地区发出高温黄色预警。就连一向凉爽的北方,多地气温也高达37℃—39℃,内蒙古东南部局地温度达40℃以上。北京市20个气象台站中,有10个突破建站以来历史同期高温极值。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研究认为,2020年有约75%的可能性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有99.94%的可能成为最热的5年之一。
如果说核能的出现,意味着原本使用化学能的人类社会和战争机器迎来了“先量变,后质变”,那么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工业革命,则已经悄然无声地推动了能量运用的接连质变:除却“力大无穷”之外,战争机器运用能量的方向和细腻程度也是日新月异。当然,这些战争艺术在将杀伤效能提升成千上万倍时,是否称得上是人道仁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燃烧瓶在这场战争中也有一个别称,叫做“莫诺托夫鸡尾酒”。这是因为,在苏芬战争中,苏联轰炸机曾用燃烧弹轰炸芬兰的城市和平民目标。但面对国际社会的指责时,当时苏联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宣称:“苏联飞机没有向芬兰人民扔下炸弹,而是向他们空投面包。”自此,芬兰军民便将苏联燃烧弹称为“莫洛托夫面包篮”,又将他们为苏军准备的这种燃烧瓶称为“莫诺托夫鸡尾酒”,用来招待苏联坦克
路透社6日援引加拿大科研人员消息称,加拿大最后一个完整北极冰架坍塌,仅在7月底的两天内就消失40%的面积。渥太华大学冰川学家卢克·科普兰德说,加拿大北极地区今年夏季的气温比近30年平均气温高出5摄氏度。
“深度学习所需的大规模样本数据对于算力产生巨大需求,但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深度学习正在逼近算力极限,而提升算力所需的硬件、成本和对于环境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难以承受……”
据国外媒体报道,所谓“量子隧穿”(quantum tunneling)是指,一个粒子可以通过一条“隧道”、穿过某个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虽然量子隧穿效应不会带你穿过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砖墙、登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车,但它始终是个令人迷惑、似乎与直觉相悖的现象。不过,多伦多的一些实验物理学家近日首次测出了铷原子在穿越屏障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研究结论发表在了7月22日的《自然》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