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他为国家隐姓埋名28年铸核盾卫和平
用2年8个月研制出我国第一颗氢弹
却婉拒“氢弹之父”称号
1月16日,“两弹一星”元勋于敏去世3周年
致敬!
2019年1月16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于敏去世,享年93岁。
于敏最后一次在公众前露面还是在2015年1月9日。那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为他亲自颁发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而这样的抛头露面,于敏也就经历过两次。上一次是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
于敏所获得的这些国家最高荣誉,铭记着他一生所做的巨大贡献,寄托着我们崇高的敬意。
但他并不习惯这样的大场合,因为此前的几十年里,他一直都是隐姓埋名。
四川绵阳有一个口口相传的神秘禁区。当地百姓们说:这里是研制中国核武器的地方。
1969年,于敏带领团队来到了绵阳的深山里,开启了核武器研究的新征程。
当时我国已经有了原子弹、氢弹,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要继续隐姓埋名研制核武器。于敏说:“核武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丧失威慑能力,我们就要重新受到核讹诈。”
在我国研制核武器的进程中,于敏从未停下脚步。由于长期艰苦坏境的工作,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还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于敏的身体极度虚弱,连走路都很困难,走平地还勉强,上台阶则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同事都劝他多多休息,但他坚持要到小山冈上观测火球。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在工作现场,于敏几近休克。
1971年10月的一天深夜,于敏再一次因为过度劳累休克,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1973年,于敏在从青海高原返回北京的火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检查,在急诊室打点滴时,又一次休克。
1978年集体照(二排右四起郑绍唐、李学书、黄祖洽、何桂莲、周光召、于敏、王立欣、周毓麟、韩潮、符鸿源)
多次的来回奔波,巨大的精神压力,于敏为国铸核盾几乎是拼上了自己性命。
“我愿以身许国!”这是王淦昌院士生前的一句话,也代表着一代核科学家们的精神信仰。
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于敏不仅一次次突破关键技术,更敏锐地意识到,核武器发展到一定程度,美苏肯定会采取措施,限制其他国家进行核试验,中国必须加速核试验!
1984年集体照(中排右起:曾德承、郑绍唐、于敏、胡思得、马文杰)
1986年,301医院的一间普通病房内,总是能看到于敏去探望病人的身影。他的老朋友邓稼先已进入直肠癌晚期,除了探病,于敏同邓稼先谈论更多的,还是中国的核试验发展。
于敏问邓稼先:“我们是不是到头了?”
邓稼先也很忧虑,但两人都意识到中国核试验决不能“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当时邓稼先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全身出血不止的他坚定地对于敏说,我们现在就上书中央!
在邓稼先生命最后的期限里,他们和同事们反复商讨,并由邓稼先和于敏联合署名写成了一份关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建议书,建议在世界全面禁止核试验前,加快中国的核试验步伐。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之后,于敏和他的同事们十年如一日将两人合作的最后一份规划一步步变成现实。
1996年7月29日,在邓稼先逝世10周年这一天,中国郑重向全世界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1996年9月10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正是因为邓稼先、于敏的战略眼光,为我国争取了十年宝贵的核试验时间,大幅度提高了我国核武器研制水平,为我国国家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1999年,于敏(左)在两弹一星表彰会上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于敏、邓稼先、程开甲、王淦昌等功勋科学家隐藏30年的身份才真正解密!
15年后,89岁的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年逾九旬时,他仍是科研单位的重要“顾问”,以平生所学还继续在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发光发热!
于敏虽然爱诗,但甚少写诗。在73岁那年,他却以一首《抒怀》为题的七言律诗总结了自己沉默而又轰烈的一生:
忆昔峥嵘岁月稠,
朋辈同心方案求,
亲历新旧两时代,
愿将一生献宏谋;
身为一叶无轻重,
众志成城镇贼酋,
喜看中华振兴日,
百家争鸣竞风流。
回顾自己一个甲子的科研历程,于敏说:“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需要!”
旭日东升的中国在那个年代,面对的对手实力远在我们之上。如果不是我们拿出了守护国土安全的核心装备——“两弹”,其局面必然成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今我们已然度过了畏难的时刻,国家与民族正大踏步的前进,只想告慰先烈:这盛世如你所愿。
于敏
(1926.8-2019.1)
核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获得者
综合来源: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人民日报、中国科普博览等
资料来源:
1.《究其所以见真知——于敏传》,温天舒、李绍孟,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2.《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陈海波,光明日报
3.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