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学院副教授张曾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不止太阳如此,其实大多数恒星都诞生于双星系统,而且质量越大的恒星诞生于双星系统的概率越高。“这是因为恒星的形成始于巨大的气体云,气体云的收缩会形成很多有着不同运动速度的恒星。经过数亿年,它们分别流浪到星系的不同角落。如果两颗恒星在诞生后运行距离较近,它们之间的引力足够强,彼此相互俘获,就形成了双星系统。”张曾华表示。
2017年,“奥陌陌”(Oumuamua)成为首个闯入太阳系的“星际访客”,在天文学界引发一阵喧哗与骚动。对于其身份,科学家众说纷纭,包括外星人的飞船、小行星等,迄今仍未有定论。据美国太空网9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最新研究中指出,“奥陌陌”可能是一团宇宙“尘兔”,给其“身世之谜”再添疑云。
据国外媒体报道,土卫六的气味像什么?专家称,在这颗土星最大卫星的空气中充斥着香甜的麝香味、苦杏仁味、汽油味和腐烂鱼味。
月球的浅层结构记录了大型撞击事件和岩浆喷发的次数、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时序关系,是写下月球30多亿年演化故事的天然“日记本”。但迄今为止,人类对其认识仍十分有限,它犹如等待探索的“隐秘角落”。
铁锈,也叫氧化铁,是一种红色的化合物。当铁暴露于水和氧气时,铁锈就会产生。铁锈,对钉子、铁门和大峡谷的红色岩石,乃至火星而言,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结果。根据位于加州帕萨迪纳市的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说法,火星表面的铁结合氧气和水之后慢慢生锈,为火星抹上一层红晕,因而人们给火星取了一个昵称,叫“红色星球”。
参宿四,一颗著名红超巨星,最近一年来因为其可能发生了超新星爆发的传闻,成为全世界天文学家关注的焦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报道称,哈勃太空望远镜最新观测结果表明,著名的参宿四前所未有地变暗,很可能是由于大量热物质喷射到太空中,形成的尘埃云阻挡了参宿四表面的星光而造成的。
利用引力波探测器,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142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大规模的黑洞合并事件。天体物理学家对这一引力波事件非常关注,因为这对目前的黑洞形成理论提出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