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搜寻宇宙第一缕曙光,找到点亮宇宙的那颗星,参与科技部SKA“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探测”专项、来自上海天文台等单位的一线科研人员组成的科普创作团队,宇宙的黎明在等着我们。
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早在今年三月,美国宇航局的“洞察”号着陆器就探测到火星上一个地质活跃区域科柏洛斯槽沟(Cerberus Fossae)发现了了两次大地震。最近科学家利用NASA的火星勘探轨道飞行器的图像发现科柏洛斯槽沟地区有着最新的火山活动证据。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1日消息,一些科学家指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约40亿年前。当时,地球还在接连不断地遭受太空巨石的轰击,但这些生命却坚强地延续了下来。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各式各样的大灾难,每一次都如同末日降临。超新星爆发、小行星撞击、大规模火山喷发、突发性气候变化……这些灾难杀死的生命不计其数。在几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当时的大部分物种甚至都被抹除一空。
建设空间站的意义很大,但也可以简单到一句通俗的话可以概括:“因为它能长期飞在天上”。或者说,它能实现多人次长期在轨驻留。这意味着我们在外太空会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空间,搭载一系列顶级科研设备,航天员可以通过载人火箭和飞船,实现频繁的天地往返并长期驻留那里,并通过货运飞船定期补给。
按照“微重力”术语的英文“Microgravity”的原意,它是指该环境中的重力水平为地球表面处重力的百万分之一,目前也有许多广义的理解,把微重力理解为微小重力(或者说“低重力”),此时低重力的值通常为地面重力的万分之一。
一项新研究称,太阳系的尘埃可能来自火星系统,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小行星带。一项新研究称,太阳系的尘埃可能来自火星系统,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小行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