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科协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普在线 > 空间探索

月球巨坑中发现地下洞道,或将成为月球基地理想选址 | 博览日报

添加时间:2024-07-23 作者: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点击:422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月球巨坑中可能存在进入地下的洞道

月球表面已发现200多个被称为“天窗”(skylight)的坑,其中一些形成于地下熔岩管塌陷之后。

可进入的熔岩管或通道,能提供一个比月球表面更温暖的环境,但之前人们一直不确定它们是否能通向大型地下洞穴。

据《自然·天文学》15日发表的一篇行星科学论文,月球上很可能存在一个能够进入地下的洞道。

国外团队分析了来自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的静海坑雷达数据,观察到该坑西侧的雷达亮度上升。他们利用雷达图像进行了模拟,发现要说明这些观测结果,最好的解释是存在一个从坑底西侧扩张的洞穴空隙或管道。

团队估计,这个管道位于130—170米深处,长30—80米,宽约45米。该洞穴可能是平坦的或呈最大45度角倾斜,而且可以进入。

研究团队认为,熔岩管或通道可能是月球平原下一种常见地貌,而静海坑及其通道很可能是未来潜在月球基地的一个理想位置。

图片来源:NASA

同样是蜂“王”,为啥你享受我干活?

这两年,熊蜂在网上走红了。它形如其名,比一般的蜜蜂大一些,生得胖乎乎圆滚滚,全身毛茸茸的,成为网友心目中的自然界萌物代表。

熊蜂和蜜蜂一样是群居的,也有蜂王和工蜂的差别。但蜜蜂的蜂王是出了名的好吃懒做:除了吃,还有睡,再就是下蛋产卵。

但是熊蜂的蜂王可不一样,它要承担起建筑整个蜂群的重任。除了产卵,它还会外出劳动,是位多面手。

而且,熊蜂还是出了名的不挑活。比如番茄的花柄上有很多毛,花长得也不很好看,大部分的传粉昆虫是非常嫌弃番茄的。而番茄的植株还会释放很刺鼻的气味……但是熊蜂对这一切都不在乎,认认真真干着授粉的活。

内容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葛瑨在格致论道的演讲。

新疆沙漠苔藓能在火星条件下繁殖

在不远的未来,人类计划将宇航员送往火星。在稍微远一点的未来,人类还可能在月球或者火星上建立永久基地。可是,什么生物能够在火星严苛的自然环境下存活,并且改善火星的环境,为人类居住打好前站呢?在地球上,寒冷干燥的冻原也许是最像火星的地方了。在这里,大多数植物都无法生存,只有苔藓或者地衣能够存活下去。因此,研究者开始研究苔藓的极端生存能力,并且试图寻找这类小生物的“生理极限”。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张道远研究员和张元明研究员团队在《创新》杂志上发表文章,报告了一种具有惊人生命力的沙漠苔藓:齿肋赤藓。这种苔藓在地球上专挑恶劣的环境居住,无论是沙漠还是青藏高原,甚至南极洲,都有它生活的身影。但这些环境与火星相比还是太“适合居住”了。火星的条件有多恶劣呢?

在温度上,可以达到零下60摄氏度;大气稀薄,不到地球大气的百分之一;水分和氧气也很稀少;还有比地球强好多倍的辐射。研究者模拟火星条件来种植齿肋赤藓,结果发现,这种苔藓不但长得好好的,还越长越多了!后来科学家才发现,火星表面的条件只是火星的极限,不是苔藓的极限。对齿肋赤藓进行零下196度的速冻、细胞98%脱水之后,仍然杀不死它。

对其施加5000戈瑞剂量的伽马射线辐射,这种苔藓还能存活。相比之下,人类只要被超过5戈瑞的剂量照射,就会有生命危险。与齿肋赤藓相比,不仅是人类要相形见绌,就连之前人们研究过的水熊虫也要甘拜下风。齿肋赤藓的抗逆能力要远超水熊虫和已知的一些微生物。更重要的是,苔藓作为一种植物,是营养物质的“生产者”,可以作为构建生态系统的基石,开启初生演替,制造氧气,改变火星的生态环境,让其更加宜居。作者认为,齿肋赤藓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外星环境先锋植物候选者,可以为在地球以外建立可持续的人类栖息地奠定基础。

小小的苔藓也许能成为人类征服火星的先锋

(图片来源:phys.org)

换毛不易企鹅叹气:企鹅界的时尚灾难日来了!

所有的企鹅都会换毛,这是一个尴尬的时期。王企鹅小时候换毛的时候就像猕猴桃的皮刚剥一半,黄眼企鹅则像穿了一件破旧的羽绒服……

所有这些企鹅都经历每年一次的剧烈换毛过程,期间会禁食,并且新羽毛的生长先于旧羽毛的脱落。

为啥要换毛?因为企鹅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羽毛的保温性对它们保持体温至关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羽毛会逐渐失去其保温和防水功能。

通过换毛,企鹅能够更新羽毛,从而确保新羽毛具有最佳的保温和防水性能,帮助它们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保持体温。

图片来源:metro、Britannica

海王星一年大约有60000天

海王星距太阳约45亿公里,约是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的30倍。海王星上的一天过得飞快,约是地球上的16个小时。但海王星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165个地球年。自1846年海王星被发现以来,我们只在2011年看到它完成了一次公转。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联系我们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18-2020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冀ICP备05016301号-1 | 技术支持:Glaer

公安机关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 13020002152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