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科协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学史力行践初心 实干为民担使命 唐山市科协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添加时间:2021-10-27 作者:陈永全 文 卜建设 配图 来源:唐山市科协 点击:4187 收藏 打印 字体:

唐山市科协扎实学党史,系统悟思想,自觉践行初心使命,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年初确立的为民办好10件实事现已基本完成,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科普新变化,享受到科普新体验。

一、着力在“展”字上搞延伸,拓展科普广度深度

以唐山科技馆建设和运营为依托,不断探索丰富馆的形式和内容,让各种科技场馆多起来、火起来。

(一)办好唐山科技馆。适应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严格执行体温检测、网上预约、限流参观的预防措施,实现参观有序、运营平稳。同时推行“互联网+科普”“线上+线下”模式,研发录制网上系列展览72期,打造24小时网上科技馆,确保科普全天不掉线。今年以来,已接待参观群众5万人次,累计接待量已超过50万人次。结合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目前正在与市教育局研究联合组织开展馆校共建、研学游等活动,让科技馆普惠全市所有群众。

唐山科技馆新馆外景

(二)办好主题临展。投资70万元,以“庆建党百年•观科技变迁”为主题自行设计创办了科普教育主题临展,设置农业轻工科技、医疗科技等七大主题的500多块展板展牌,439个展品,将建国以来的科技变迁呈现给观众,让观众了解科技发展脉络,感受科技成果魅力。展览还包含了VR体验等8大体验区的13个体验项目,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不一样的科技乐趣。据不完全统计,主题临展举办三个月以来,参观人数达1.5万人次。

线下线上开展科普教育专题展览

(三)办好流动科技馆。针对中小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强烈渴望,将中国流动科技馆优质科普资源搬到了这些孩子的“家门口”,被称为“最有情怀的科技馆”,今年将在丰南、古冶等4个县(市)区巡展,受益人数达10万人次以上。

(四)办好科普大篷车巡展。投资76万元购置了科普大篷车,组织开展科普进农村、进老区,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巡展以展示、体验、互动等方式,开展科普展品展览讲解,疯狂实验秀和研学小实验表演,仿生机器人体验互动,无人机演示体验等科普活动,巡展已在9个县(市、区)14所中小学、幼儿园和社区完成,受益人数达2.4万人次,全年巡展不少于20场次。

科普大篷车巡展启动

二、着力在“讲”字上做文章,提升科学普及实效

采取线上与线下联合、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结合的方式,以社区居民、城镇劳动者、中小学生、农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全面提升市民科学素养。

(一)领导讲党史,铸科协党魂。市科协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工作者当中广泛宣传“四史”教育以及党和国家科技政策。党组书记、主席王义刚《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党史学习专题辅导报告,注重运用身边优秀典型激励党员干部,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多数党员,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分管领导对分管部门进行宣讲6场次,深入基层开展宣讲8场次,受教育群众达万人。

(二)专家讲科普,党史话传承。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提升科学素养一百讲”活动。活动共分为创新创业等六大板块,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题讲座共100讲(场)。邀请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大内科主任袁雅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三级职员何林分别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做时代的担当者》《学习“两弹一星”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在唐山学院为广大师生做了专题报告。为推进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邀请唐山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喻昌利教授作了题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疫苗接种》的专题讲座。

(三)教师讲创新,初心育人才。以“我身边的优秀科技教师”为题,采用视频展播形式,引领组织青少年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科学实践活动,在唐山科协门户网站、唐山微科普微信公众号播出72期。古冶区赵各庄第三小学杨亚娟等省“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和讲解创新方法,讲述个人创新经历,努力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杨小平等69名同志被市科协、市教育局评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我身边优秀科技教师”。

网上优秀科技教师短视频展播

三、着力在“建”字上出实招,完善提升科普设施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巩固长板,弥补短板,打造公共服务品牌,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科普基础设施。

(一)建临时展厅。投资300万元,在科技馆负一层建设3000平米的临时展厅,常设和临时展厅面积达到2万平米以上,使科技馆功能更加完善齐全,进一步夯实了“省内第一、全国领先”的基础和地位。

(二)建温馨之家。今年新建市级“科技工作者之家”3家,累计达到30家,实体建家总面积达到3500㎡,发展科协个人会员5000人。探索“互联网+政策服务”的工作模式,开展网上建家交友活动,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运用网络办公的同时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呵护。

(三)建惠民基地。争取中央和省资金199万元,实施22个国家级和省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重点支持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振兴示范区、农技协科技小院、全域科普试点等领域建设,实实在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经基层推荐、专家评审,确定唐山花海、公共安全实训基地等26家单位为唐山市第五批科普教育基地。

四、着力在“实”字上下真功,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先创优

把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作为科协的基本职责,瞄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所思所想所盼,千方百计搭平台、争荣誉、给激励、送温暖,激励各行各业科技工作者岗位建功、创新创业。

(一)组织开展竞赛活动。2021年唐山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共190支队伍、450名选手参赛,最终选拔出55支队伍参加河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唐山二中将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角逐。第3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收到作品1130件,参与人数达3万人。第37届唐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作品征集正在进行中。

(二)组织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围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服务民生、乡村振兴等方面,与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和市发改委联合选树王志伟等10名同志为“唐山市2021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苑杰、王志伟、李景武、赵衍平4人经市科协推荐荣获2021年河北省“最受关注的科技创新人物”,彰显出我市科技工作者的时代风采和使命担当。同时组织开展自然科学论文评选,共评选出优秀论文154篇,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三)大力推动科普中国App落地应用。对在“科普中国”app宣传推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5个优秀组织单位和100名优秀科普信息员进行通报表扬和奖励。截止目前,全市科普宣传员注册数量1.9万余人,传播量累计突破76万余次,几十倍爆发式增长,注册量、传播量雄居全省第一、全国地级市前列。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院长苑杰被中国科协聘为“科普中国“专家。

(四)慰问困难科技工作者。在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春节前对生活困难科技工作者走访慰问已经形成一项制度安排,成为唐山的品牌性工作。仅今年春节期间,就为孙彩君等19名科技工作者送去价值19000元慰问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科技工作者心中。(陈永全 文稿 卜建设 配图)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联系我们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18-2020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冀ICP备05016301号-1 | 技术支持:Glaer

公安机关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 13020002152308 |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