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科协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普在线 > 自然世界

中国水周|“护好大水、喝好小水”科普知识12问

添加时间:2023-03-24 作者: 来源:中国水利学会 点击:13531 收藏 打印 字体:

前言:每年一度的“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28日)已经来临,中国水利学会在历年活动的基础上,2023年以“护好大水、喝好小水”为主题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通过水科普“五进”(公园、社区、学校、企业、机关),“三送”(挂图、书籍、产品)服务,以不断增强全民节水意识、护水行为、喝水常识和饮水安全知识等。

1问:为什么要保护好“大水”才能喝好“小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水安全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思路。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治水最具有挑战性的国家。水不是无限供给的资源,必须坚持节约和保护,统筹兼顾江河湖库地表水和地下水(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大水”)与每家每户所需的自来水和超市里购买的瓶装水(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小水”)。只有“大水”保护的好了、水源好了,自来水厂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老百姓喝的“小水”就会更实惠更安全更健康。

2问: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主题是什么?

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3年“世界水日”主题为“Accelerating Change”(加速变革)。我国纪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中国水利学会的科普活动主题为“护好大水 喝好小水”。


3问:我国有哪些水问题?

水多——洪涝灾害,过几年就会报道哪里哪里发大洪水大暴雨了,如1998年发生的武汉长江大洪水,2012年北京7·21大暴雨,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等;水少——干旱缺水,许多城市快速发展缺水问题突出,有时候看似不缺水的鄱阳湖区域也发生干旱导致农作物缺水,北京南水北调通水之前缺水压力巨大;水脏——水污染,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带来了水的污染;水浑——水土流失,如黄土高原陡坡耕作、长江上游乱砍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当前我们主要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三大新的水问题。

4问:如何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节水护水呢?

一是身体力行、积极作为,让节约用水引领社会新风尚。每一滴饮用水自来水都是翻山越岭、远道而来的。倡导开展“光瓶行动”,坚持喝光瓶底最后一口水,随身带走没喝完的瓶装水。筹办会议时,尽量安排小瓶的瓶装水,喝完一瓶、再供一瓶;参加会议,尽量自带水杯,少用公用水杯纸杯,节约洗杯用水和纸杯。二是全面发动、人人参与,让文明用水塑造生活新方式。坚持厨房节约一碗水、浴室节约一桶水、洗衣节约一盆水,培养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尝试养鱼的水用来浇花,淘米的水用来洗碗,洗脸的水用来拖地,形成一水多用的良性循环。三是积极践行水利部、中央文明办等10部门联合发布的《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用自己的文明言行劝导、纠正身边的不良行为,形成节水的新常态。

5问:每家农户和每个居民如何保护水资源呢?

在河湖保护范围:一是请不要倾倒、扔弃、堆放、储存、掩埋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不要向河湖排放污水,不要进行爆破、打井、乱建、乱取土等行为。二是请不要清洗装贮过油类、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容器及包装物品,不要炸鱼、电鱼、毒鱼和围垦河道等活动。三是请不要将清洗车辆、衣物等污染水体的物品,以及污水、垃圾倒入河湖。四是请爱护河湖的每一件水利工程及设施,不毁坏堤防、护岸、涵闸、泵站等河道配套设施设备。

6问:近年来河湖边常会看到河长制公示牌,这是怎么回事?

“河长制”是时下河湖管理的热门话题。起因于2007年江苏无锡当年5月底太湖蓝藻暴发,居民饮用的自来水有臭味。为改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被污染,无锡市于2007年8月底出台了《无锡市河(湖、库、荡、氿)断面水质控制目标及考核办法(试行)》,文件中出现了现代版“河长制”概念。“河长制”这个由江苏无锡首创、源于蓝藻暴发的水环境管理制度,由于实施以来效果不错,后陆续被国内各地借鉴,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海南等8个省(市)党委或政府出台了文件,在全省(市)范围内推行“河长制”;16个省(区、市)的部分市县或流域水系实现了“河长制”。2016年底,中央认为河长制实施效果不错,值得推广,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向全国推广。目前,共计有省、市、县、乡四级河湖长30多万名,年均巡查河湖700万人次;村级河湖长(含巡河员、护河员)90多万名,守护河湖“最前哨”;还有众多的民间河湖长。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省、市、县均成立了河长制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