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科协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普在线 > 生命科学

健康科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悄无声息的视力窃贼

添加时间:2025-10-10 作者:马洁 来源: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 点击:323 收藏 打印 字体:

当医生告知王阿姨,她持续多年的高血糖正在悄悄侵蚀她的视力时,她感到难以置信。明明眼睛只是偶尔有些模糊,怎么会和糖尿病有关?更让她震惊的是,医生指出这种损害可能已经悄悄进行了数年之久——这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一个在无声中威胁视力的常见并发症。

 

一、高血糖如何伤害我们的“眼底相机”?

想象一下视网膜如同精密的相机底片,负责捕捉光线并转化为视觉信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核心伤害就发生在这里:

1.血管损伤:持续高血糖会毒害视网膜微小血管壁,使其像生锈的水管一样脆弱、变形。

2.渗漏发生:受损血管开始渗出液体(水肿)、脂质(硬性渗出)甚至血液(出血),如同水管破裂,污染了视网膜组织。

3.缺氧危机:部分血管逐渐堵塞,导致视网膜区域缺氧,发出求救信号。

4.异常增生:为了应对缺氧,视网膜会长出脆弱的新生血管。这些血管如同劣质水管,极易破裂出血,并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后果。

 

二、警惕!视力窃贼的作案痕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狡猾之处在于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的警告信号包括:

1.视物模糊或波动:血糖波动或黄斑水肿导致。

2.眼前漂浮物增多:玻璃体出血的征兆,感觉眼前有黑点、蛛网或烟雾飘动。

3.视野出现暗区或空白区:视网膜出血或毛细血管闭塞导致局部视野缺损。

4.夜视力下降

5.色彩感知减弱

>关键提示:绝不能等到出现症状才去检查!定期眼底检查是早期发现病变、保护视力的唯一可靠途径。

三、病变发展的危险阶梯

根据严重程度,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轻度:仅有微血管瘤(血管壁上的小鼓包)。

中度:出现微血管瘤、点状出血、硬性渗出(血管渗出的脂质堆积)。

重度:出现棉绒斑(代表小范围梗死)、静脉串珠样改变、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出血点增多。此阶段是阻止向增殖期发展的关键窗口期。

2.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标志是视网膜表面或视盘长出脆弱的新生血管。这些新生血管极易破裂,导致玻璃体积血(眼前突现大量黑影或完全遮挡)。新生血管伴随的纤维增殖膜收缩,会牵拉导致视网膜脱离(视野出现大范围遮挡或完全丧失)。

可能引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压急剧升高,疼痛难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以发生在任何阶段。黄斑是视网膜负责中心视力的核心区域。此区域发生渗漏、水肿,会显著影响阅读、驾驶等精细视力。

四、守护光明:预防与治疗的利器

好消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1.最强大的盾牌:血糖、血压、血脂管理

血糖:长期稳定控制(HbA1c达标)是根本。研究证实,严格控制血糖能显著降低发生和进展风险。

血压:高血压会加速视网膜血管损伤,需控制在目标值内(通常<140/90mmHg,具体遵医嘱)。

血脂:血脂异常与硬性渗出相关,控制血脂有助于保护血管。

健康生活:戒烟、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是综合管理的基石。

2.早期侦查兵:定期全面的眼科检查

1型糖尿病:发病后5年或青春期开始(取更早者)开始检查,之后至少每年1次。

2型糖尿病:确诊时立即进行首次检查,之后至少每年1次(根据病情可能需要更频繁)。

妊娠期糖尿病/孕前糖尿病:孕前或孕早期检查,孕期密切随访。

检查项目:视力、眼压、散瞳眼底检查(金标准)是基础。常需借助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精确显示黄斑水肿厚度和结构)和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显示血管渗漏和闭塞情况)进行详细评估。

 

3.精准阻击:有效的治疗手段

抗VEGF药物眼内注射:针对黄斑水肿和部分有新生血管的患者。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减轻水肿,抑制新生血管生长。是目前治疗黄斑水肿的一线方案。

4.激光光凝治疗:

局部/格栅样光凝:主要用于治疗黄斑水肿,封闭渗漏点。

全视网膜光凝:主要用于治疗增殖期病变或严重非增殖期病变。通过破坏大面积缺氧的周边视网膜,减少VEGF产生,促使新生血管消退,预防严重并发症。

玻璃体切割手术:用于清除严重的玻璃体积血、解除增殖膜对视网膜的牵拉(治疗视网膜脱离)或处理激光/药物难以控制的晚期并发症。

五、你的视力,值得你主动捍卫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世界范围内工作年龄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但请记住:

1.早期发现是保护视力的核心!定期检查比治疗晚期病变有效得多。

2.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是防治的根基。

3.与医生(内分泌科和眼科)紧密合作,制定个体化的管理和随访计划。

糖尿病虽然可能带来挑战,但绝不意味着必然失去光明。通过科学的管理、规律的筛查和及时的治疗,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能有效预防严重视力丧失,终身保有有用的视力。

 

>立即行动:如果你或你关心的人患有糖尿病,请务必确认最近一次眼底检查的时间。别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个视力窃贼有机可乘。

守护光明,从今天开始!

(本文部分信息综合参考自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相关指南及美国眼科学会、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权威资料,最新资料截至2025年10月)


作者简介:

    

马洁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

执业药师、主管药师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联系我们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18-2020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冀ICP备05016301号-1 | 技术支持:Glaer

公安机关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 13020002152308 |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