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近两年科技圈哪项技术热度最高,那一定非AI大模型莫属。作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AI大模型通过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进行训练来捕捉数据中的复杂关系和特征,从而在各类任务实现出色的表现。
近日,一则“人工智能已对全球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报道,引发公众对AI能耗的担忧。
2024年高考落幕,其间人工智能(AI)大模型在押题、模拟作答、志愿填报等场景的多次亮相引发广泛热议。高考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AI与高考的深度碰撞,其实是AI正在赋能千行百业、AI与数据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真实写照。
太阳能电池板只能铺设在陆地上吗?不!它们还可以铺设在海面上。近期, 我国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在江苏连云港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全面建成后,将与中核集团田湾核电基地相互耦合,形成总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每年可以减少碳排放177万吨。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将电子产品(刚性、金属、笨重)与人体(柔软、灵活、精致)相融合。在一项最新研究中,他们创造出了一种活生物电子集成原型:活细胞、凝胶和电子设备的组合,这一原型还可与活组织整合。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要说地球最寒冷的时期,当属新元古代的冰川事件,超级寒冷出现在距今7.1—5.85亿年前,称为瓦兰吉尔冰期,在中国叫做震旦纪冰期。那时的地球可谓真正的极端寒冷,海洋几乎全部被冻结,在低纬度的赤道附近也是如此。
核能电池是一种利用核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核能电池不依赖化学反应,而是利用核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核燃料在电池内部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质子等粒子。这些粒子在电池内部导体中运动,与导体中的电子发生碰撞,使电子产生定向运动,从而形成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