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日本曾爆发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水俣病背后的元凶就是甲基汞。汞是一种有毒且能够全球传输的污染物,当今的汞排放约为工业革命前的3—5倍,使得表层生态系统中的汞污染显著增加。当今主流观点认为海洋中的甲基汞主要产生于中部海洋(100—1000米)的低氧区。随着航测汞数据覆盖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深海(大于1000米)甲基汞含量可能并不低。
在地球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由巨兽所主宰的时代,我们将这一时代称之为恐龙时代。而恐龙时代又分为两个部分:侏罗纪与白垩纪。
鸭嘴龙是在北美洲进化,最终扩散至南美洲、亚洲和欧洲,在白垩纪晚期,非洲是一个岛屿大陆,被深海道隔离,因此鸭嘴龙似乎无法到达非洲。但最新化石证据表明,鸭嘴龙通常“漂洋过海”来到非洲大陆。
秋天来临之际,许多木本植物叶子纷纷变成红色、黄色或者橙色。由于变色时间的不同、变色程度的不一致,使整片林子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色彩,唤醒这个星球上人们对秋天最直观的记忆。
生物发光是自然界的奇观。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赋诗《咏萤火》,以“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优美诗句对萤火虫舒展情怀并表达严重关切。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一块保存非常完好的恐龙头骨化石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对恐龙大脑进行重建,原来一种狐狸体型大小的恐龙的大脑仅有豌豆粒大小。
节肢动物怎样演化而来?它们的祖先又长什么样?这一生物进化的百年谜题或被中国科学家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