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科协欢迎您,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动态 > 基层动态

唐山市丰南区老科协多措并举强力推进科普示范基地建设

添加时间:2021-09-30 作者:王思远 来源:丰南区老科协 点击:1837 收藏 打印 字体:

农村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是农村普及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传播科技信息、管理方法,进行技术示范、品种示范、管理示范的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的重要载体,也是唐山市丰南区老科协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丰南区老科协采取了科技引领、突出特色、立足发展、动态管理等措施,不断推进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建立台账,分类管理。利用10天时间,对全区39个科普示范基地进行了“拉网式”调查摸底,建立了《唐山市丰南区老科协科普示范基地台账》。在建立台账的基础上,按管理标准对科普示范基地进行了“大排队”。对此,我们分类施策,实施动态管理,鼓励先进,督促后进,不断提高科普示范基地的管理水平。同时,我们对今年各分会申报的科普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检查、评估、验收,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评选出了“冀东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基地”和“忠义牧业”2个单位,命名为区级科普示范基地。申报丰南区强合畜牧养殖场、丰南区壹嘉繁育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市老科协科普示范基地,申报唐山海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高效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为省老科协科普示范基地。  

突出特色,培育典型。强合畜牧养殖场是集肉牛繁育养殖销售和技术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农业高新养牛科技企业。该场采用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与60余农户签订了肉牛养殖协议为农户提供幼牛,待达到标准体重统一回收集中育肥。同时还与玉米种植户签订了青贮玉米种植协议900多亩。基地主要使用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发酵饲料,添加益生菌与稻草配合使用提高牛肉的肉质,提高牛的身体健康,提高饲草的利用率,降低浪费。收购12000亩地稻草4000吨,占全镇水稻种植近50%,对环境保护起到很大作用,减少周边秸秆焚烧压力,同时带动农民增收,并降低了基地喂养成本30%。为降低粪便污染率,基地研究使用沉化水稻做成熟化饲料,代替玉米,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消化吸收,接轨世界先进的养殖理念。

壹嘉繁育养殖专业合作社聘请了市、区两级老科协农业专家服务团专家孟令会担任技术总监,带领基地开展优选高品质种源做科研攻关。目前优选培育出2600头优质繁育种牛犊,具有年产3500头高品质繁育种母牛,年销售额7000万元,目前是全省安格斯品种最大养殖生产基地之一。公司每年跟周边农民及承包大户收购玉米青储及粮食1.5万吨,可带动农户300户收益增收,辐射带动1.5万亩地,公司将继续促进发展更多承包大户农民供应养殖饲草供应合作订单产业发展为目的,以安格斯繁育为主攻方向,集中示范推广先进技术,努力建设科技创新要素聚集地,逐步形成以养殖生产,销售,科技服务一体示范基地,辐射周边地区传统养殖向科技化养殖转变。

打造精品,冲刺高端。今年,区老科协启动了把唐山海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高效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基地打造成省级科普示范基地的专项工作。唐山海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200万元建设高效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完成了唐山市丰南区30000亩大田智慧农业托管服务的推广与应用,涉及6个乡镇,包括农田垄间行走机器人、智能施肥机、农田智能灌溉决策控制系统、智能阀门、水资源测控设备、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管控平台及操控APP软件等,并全部发放安装在服务项目区农业种植现场。形成了典型的托管服务试点。

高效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以“水肥墒药一体智能化灌溉托管服务”的实施、推广、普及为手段;促进节水优先、农业增效、协会增收、农民受益,实现多方共赢为目标。目前,基地在发展中展现了五大特点。一是高效节水技术保证压采任务完成。以发展10万亩水肥墒药一体智能灌溉项目为例,每年便可完成1200万方地下水压采任务。二是改善环境污染情况。能够提升化肥与农药的利用率,降低残留及在土壤中的渗透。三是数据智能共享。通过企业自主开发的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对田间作物生长环境监测点采集的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分析处理,科学指导水肥墒药精准化灌溉及粮食作物智能生产。四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对比传统灌溉实现农业节水、节电、节肥,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每亩节约200元及以上)。五是产业价值巨大。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量释放农村务工人员,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王思远 文)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 联系我们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18-2020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冀ICP备05016301号-1 | 技术支持:Glaer

公安机关备案号公安机关备案号: 13020002152308 |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