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工作动态 | 成员单位 | 组织机构 | 重要文件 | 纲要解读 | 工作简报 | 素质教育

探索科普培训新模式、形成科普教育多元化

 

——古冶区成人教育学校

  古冶区属城郊型矿区,全区36.2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9.3万人,辖两镇三乡五街,122个行政村,71个社区。古冶区成人教育学校作为科普教育基地,承担着全区农民、居民培训和普及科普知识的双重职责。近年来,古冶区成人教育学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普及科学知识和农民增产增效上,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使农民科技素质明显提升。
  一、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实施
  2011年以来,古冶区成人教育学校按照区科协的工作部署,精心谋划,积极探索,不断挖掘科普培训的新模式,实施了三大工程:即继续教育工程,农民培训工程,居民培训工程。
  1、继续教育工程,“宽领域”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是求学者知识更新的“加油站”。为企事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开展了党员“双育”培养工程、村级“两员”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培训、财务会计人员培训、岗前培训、下岗职工培训、创业培训、家政服务培训、安全员培训、社区干部培训、计算机培训等等,每年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专门人才达5000余人。

     

  2、农民培训工程,“点单式”服务。推行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是实施“三新”工程的新举措,根据农民需求定内容,依据农时订时间。讲科技、送技术进村,课堂讲解、现场答疑、田间指导。请专家、到现场,送新科技、讲种养知识、推高新项目。累计订单培训330期,培训农民3.6万人次。

    

  送科技知识进村,开展“科技广播入村”工程,宣传党的富民政策,传授实用技术,他们经过7年的持续建设,目前已有9个村被河北省命名为大喇叭广播示范村;创办了《辇农信息》、《农民之友》、《卑乡农情》、《科技农报》、《致富金桥》科技小报,把科技知识发到农民手中,让实用技术走进千家万户。

      

  3、居民培训工程,“多元化”推进。多元化推进社区教育,满足居民求知、求乐、求新的需求,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实施了“四大工程”即“帮扶工程、成长工程、健康工程、共建工程”,开展了“三关爱”活动,即关心空巢老人、关爱妇女儿童、关注单亲家庭和弱势群体,全面推进科普教育进社区工作。

    

  二、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效
  在实施过程中,古冶区成人教育学校科学定位、多措并举,强力推动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科普教育多元化。
  1、大力实施“三新”工程,即“培养新农民、推广新项目、服务新农村”,以“三农”工作为重点,构建了“媒体进村,教师进村,人才培养进村”三进村办学模式,形成了区、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施体系,即行政领导组→培训指导组→科技服务组→专家讲座组→农户。不断推进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各项工作。为了更好地做好科普惠农工作,他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社教办、乡科普基地的教师为成员的科普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落实各项工作,社教办负责协调各乡校基地,保证了科普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氛围。
      

  2、他们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科普宣传,有赶科技大集、发放科技小报和明白纸、大喇叭广播、古冶社区教育网等形式,营造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目前已有9个村被河北省命名为大喇叭广播示范村。坚持做好大喇叭科技广播,规范管理,每天早晨利用半个小时,广播农业实用技术、致富信息、法律常识、安全常识、健康保健、务工必读等,每年播出2300余期,受益农民达到一万人。每月坚持刊出五种科技小报,即《辇农信息》、《农民之友》、《卑乡农情》、《致富金桥》、《科技农报》,全年50期,发放1.5万份。坚持赶科技大集,全年组织大型活动10次,发放各类科技图书、明白纸、光盘等。

     

  3、基地引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为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科普资源,建立一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他们投资30多万元,把原三所小学打造成科普示范基地,把操场改造成三所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在引进、试验、培训、推广工作中立足当地,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品种和新项目,首先在基地内进行试验、示范,一旦成功,及时推广。两年来,他们先后引进新品种10个,示范项目8个,推广新品种5个。有红薯“金海一号”、紫薯;葡萄新品种有:摩尔多瓦、奥古斯特、峰后等,还有核桃新品种;引进玉米新品种、黑花生等,这些新品种均试验成功,去年推广红薯栽培400亩,农民增加收入60万元,推广摩尔多瓦葡萄100亩,产值比普通葡萄增加一倍,现已辐射120家农户,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4、依托古冶社区教育网站,为农民、居民开设“名师讲堂、健康养生、农业科技、职业技能、普法园地、科普知识、文化休闲、家长学校”等栏目,努力打造群众喜闻乐见、资源丰富的学习平台,使之成为“身边的学习超市、生活的百科全书”。

  

  三、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为了保障科普工作落到实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目标和任务,每月一汇报,半年一总结,工作中做到了“五落实”。
  1、组织领导落实。成立了科普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我校拥有一批年富力强,精通业务的科普教育教师,他们素质高、热爱科技教育事业,是科普教育的主力军。
  2、培训计划落实。制定了《古冶区成人学校开展农民大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3、技术人员落实。本着高新技术请人培,实用技术自己搞的原则,与市农广校建立了师资资源库,与市科技部门、区农牧局进行横向联合,使我区的培训师资有了保证。
  4、培训对象落实。按照“相对集中,点面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五乡成人学校、村居市民学校,针对农民、居民、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合作社社员等开展专项培训。
  5、培训经费落实。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他们多方筹集培训资金,确保各项培训活动的顺利进行。

 

 

 
2009科普日
2008科普日
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